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未来正文

​自然藏品:了解地球过去和现在的一扇“窗” 观热点

2023-03-24 15:41:25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自然博物馆的藏品具有独特的地位,能够帮助应对当今世界上的一系列危机。3月24日,来自全球28个国家73家机构的学者在《科学》杂志联合发表论文,通过对全球自然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评估,他们发现,这73家最大的博物馆和标本馆保存着超过11亿件生物、地质、古生物和人类学藏品。这些藏品是理解自然世界和人类在其中地位的物理基础。

目前,全球有1000多家自然博物馆,其中最大的博物馆位于欧洲和北美。在全球范围内,自然博物馆每年接待超过1亿游客,其收藏、节目和展品在激励和教育广大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幕后,博物馆通过激发公众对科学和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大量实习生、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为科学教育播下种子。


(资料图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标本馆是73家机构之一。它收藏了46万余件化石和人类遗存标本,是亚洲最大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标本馆,并通过中国古动物馆向公众展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标本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立所之本,是古脊椎所创新发展的源泉。”论文共同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说,标本不仅要保管好、利用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加新的藏品,填补脊椎动物化石在门类、地区和时代上的空白。

邓涛研究员在古脊椎所标本馆观察化石。

可以说,世界上的自然藏品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过去和现在的独特窗口,它们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对未来作出可验证的预测,成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决策的基础和主要知识来源。比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8年关于全球变暖的特别报告,就使用了主要来自自然博物馆的超过3.85亿条物种记录。

邓涛表示,自然藏品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信息来源,与野生动物保护、气候变化、流行病防治、粮食安全、入侵物种、稀有矿物和生物经济等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展望未来,论文作者们提出以下建议:自然博物馆需要关注未来,在快速变化的地球上继续采集和收藏,因为世界上许多地区和许多生物类群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详细的记录;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并让已有的机构发挥新的作用,加快公共知识平台中的数据实践、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构建扩展的数字标本网络;博物馆必须与藏品来源地区的社会保持接触,纠正早期殖民主义时代不公正甚至不道德的采集和收藏,通过互惠的方式围绕藏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要有协调一致的全球战略,用于未来管理和公平使用全球藏品,以填补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分类、地理、地层和文化理解方面的空白。

(图片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虚拟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