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头号正文

不甘-他被日军俘获后,拒绝投降,他宁死不屈,服毒自尽

2022-04-07 18:35:43

当日本侵略者踏上中国的领土时,为了赶走入侵者,无数中华儿女勇敢站出来抗日,保家卫国。遗憾的是,有不少人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刻壮烈牺牲。此人就是其中之一,他被日军俘获后,拒绝投降。他宁死不屈,最终服毒自尽。

1880年,罗树甲出生在湖南耒阳一个贫苦家庭。他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国难,看着中国人被帝国主义欺压,在中国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耀武扬威,而清政府却不管、不作为,任由国民被欺负,甚至在这些国家面前卑躬屈膝,他十分愤怒。后来的袁世凯政府,跟清政府差不了多少,同样不作为。于是,罗树甲决定参军报国。他成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的学生,期间苦练本领,希望能早日上场杀敌。

1919年,已经快40岁的罗树甲从军校毕业了,被分配到张宗昌部当见军官。之后,他凭借实力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少校营长、上校团长等职务。北伐战争爆发时,他也参与了此战。发迹后,由于自己没念过什么书,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有多渴望念书,所以罗树甲向衡阳广湘中学捐助了2000银元,并出任该校校长,捐资兴学,回馈乡里。

1937年7月7日,日军找了个借口,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民族危难之际,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七军一九九师师长的罗树甲,奉命奔赴前线抗日,此时他已经57岁了。别看他年纪大,但打起仗来毫不含糊,可谓是老当益壮。他率领部队先后参与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等战役,收复了安徽潜山等地区,因此被民国政府多次嘉奖。从1939年开始,他一直驻守湖北宜昌、沙市。

宜昌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被誉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鉴于宜昌的地位,日军多次对这里发起进攻。罗树甲率领部下誓死抵抗,1941年两军再次交手,罗部全军覆没,唯有他活了下来。没过多久,他因病提出回家休养,离开了战场。1944年,耒阳被日寇占领,生病的罗树甲不幸被俘,被日军囚禁。

日军知道罗树甲曾是抗日将领,所以想方设法企图诱降他。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不肯投降。日军失去了耐心,便用各种酷刑折磨他。例如残忍地砍断罗树甲双脚,日军企图用酷刑逼他投降。他还是不肯投降,丧心病狂的日军又用刺刀刺穿他两手的掌心,为了折磨他,无所不用其极。

最终,罗树甲不甘侮辱,毅然选择服毒自杀,壮烈殉国,时年64岁。他牺牲后不到一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可惜的是,罗树甲师长没能等到这一天。向这位伟大的抗日将领致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虚拟

未来